2013.04.03

咖啡葉鏽病害(Roya)由來

根據瓜國當地報載引據密西根大學生態專家John Vandermeer 調查,咖啡葉鏽病害可能是改變傳統栽種方式「Cultivo del café a la sombra陰影栽種」,由「陰影栽種」改為「Cultivo al sol太陽栽種」方式引起。

40年前即有咖啡葉鏽病害,此次情況最嚴重。據美國農業部門研究資料,1861年由葉鏽病害非洲傳出,1867年在斯里蘭卡進行研究,嗣後大幅傳播至亞洲東南亞。西半球國家直到1970年才知道咖啡葉鏽病害,首次發生於巴西,嗣後陸續傳播至拉丁美洲咖啡種植國家。

近20-25年拉丁美洲國家,為了大量生產開始放棄傳統栽種方式「Cultivo del café a la sombra陰影栽種技術」,即咖啡樹在多種不同植物陰影下生長,改為「Cultivo al sol太陽栽種」。原有一種菌為Hongo de halo blanco菌,可對抗昆蟲及控制葉鏽病害(Roya),然而隨著大量殺蟲劑等使用及缺乏多種不同植物陰影生長環境,使得Hongo de halo blanco菌逐漸減少,而造成葉鏽病害擴大之可能性。

葉鏽病害(Roya)菌在陽光太強或太潮濕都會阻礙咖啡樹葉片呼吸生長,於是造成如鐵鏽搬的菊黃紅色斑點變形葉片。中美洲正值乾季,氣候轉變炎熱,葉鏽病害更易漫延擴散。

瓜地馬拉農牧部日前於北部Coban市,除了宣佈咖啡警訊,同時宣佈「緊急介入控制葉鏽病害(Roya)計畫」,包括全國20省204縣市,由政府提出4,000萬瓜幣打擊葉鏽病害。該計畫分二階段,一為加強及成立專業技術人員訓練(計641名)及農戶農業種植者的職訓等。